13810805582
Product category
附着力检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,以确保测试准确性和可重复性:
锭子准备
清洁:用研磨垫摩擦底部 4-5 次去除氧化物和污物,再用干布擦拭。
关键点:确保表面无残留碎屑,避免影响胶粘剂粘结。
涂层准备
打毛:用研磨垫轻擦表面增加粗糙度。
脱脂:酒精擦拭去除油污和灰尘,确保表面干燥。
胶粘剂混合
AB 胶按 1:1 比例混合,充分搅拌至均匀无分层。
注意:混合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,避免固化失效。
涂胶与粘结
胶层厚度控制在 50-100μm(可用厚度规辅助)。
锭子垂直按压在涂层上,避免旋转或滑动,防止气泡产生。
用棉签清理边缘溢出的胶,确保测试区域无多余胶粘剂。
固化条件
按胶粘剂说明书要求固化(通常室温 24 小时或加热加速)。
重要提示:固化不足易导致胶水开裂(需重新试验)。
切割要求
使用 20mm 或 50mm 切割器沿锭子边缘切割涂层,确保分离至基底(尤其横向结合力强的涂层)。
清除切割产生的碎屑,避免影响拉拔力传递。
设备校准
定期校准拉拔仪,确保压力传感器精度(建议每年一次)。
加载过程
套筒与锭子卡合后开始加载,启动压力 0.5MPa。
观察拉拔力 - 时间曲线,峰值即为附着力值。
异常处理:若涂层提前脱落(未达启动压力),需手动停止并记录脱落形式。
脱落形式分析
胶水开裂:胶粘剂失效,需检查混合比例、固化时间或更换胶粘剂。
涂层内聚破坏:涂层本身强度不足。
涂层 - 基材剥离:界面结合力弱。
基材破坏:涂层附着力超过基材强度(理想结果)。
数据记录
打印拉拔力峰值及曲线,记录脱落形式。
锭子回收
清除残留胶水,用酒精清洁后干燥保存,可重复使用。
设备清洁
擦拭套筒和夹具,避免胶粘剂残留影响后续测试。
测试结果波动大:检查切割深度是否一致,胶粘剂涂布是否均匀。
胶水开裂频繁:延长固化时间或更换高强度胶粘剂。
涂层大面积脱落:确保切割至基底,避免横向应力干扰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步骤并关注细节,可有效提升附着力测试的可靠性。如遇特殊涂层(如高硬度或弹性材料),需调整切割方式或选用专用胶粘剂。
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